2023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友好、亲切又富有挑战和趣味,整体难易恰切,稳中有新。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部分题目的设计与教材关联度强,与一些课文后的习题问法相类似,展现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试题既落实立德树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导向,也有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为基础的语文素养的考查;既有常规题型的延续,也有创新设问方式的尝试。
【“关联”与“多元”】
(资料图片)
试题体现了关联和多元的思想,关联简约而不简单,多元简单却不简化。
简约不简单:如第4题为幻灯片文字选配插图,这既是图片与文字关联,现实与想象关联,材料与观点关联。第12题考查两个文本的佐证,这是考查文本间、文段间逻辑关联。第13题解释文言词汇,用迁移推理替代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学习文言词汇时用理解记忆取代机械记忆,这也是新学与旧知之间的关联。第16题文言文对比阅读中对于亭和轩命名“醉翁”与“后知”的原因,用理解运用替代机械记忆,引导学生现学现用,这也是用已知解决未知的关联。
简单不简化:设计平行试题,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解读和自主选择的空间。名著和作文都采用二选一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多元表达。第11题和名著阅读题都有一定的开放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达,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并没有简化。
【“减少”与“增加”】
试题在考查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过程中展现了减与增。
减少了识记的考查。如第13题文言词汇不是以往的让学生解释,而是提供“脚手架”——方法提示,这既是学习文言词汇方法的引导,更是减少机械记忆的重要体现。这道题以考促学,让学生再次认识到积累文言词汇的正确方式。
减少了审题的障碍。不在审题上设坑,设问方式上更易懂更贴近生活。如文学作品阅读第8题设问时提醒学生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分析,而不是笼统设问如何表现不舍之情。如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1题,“同学们在梳理文本一结构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那一种更合理,请简要分析”,这样设问避免让学生自己划分结构的费时和费力,在切入角度上追求既能贴近课堂学习的真实情境又能巧妙渗透核心素养。
增加了思维的含量,更加关注学生实际学习和思维发展。如文学作品阅读第9题让结合全文探究老兵得到的“重要得多的东西”有哪些,这道题绝不仅仅是浅层次阅读和浅层次思考才能回到至少两个维度或两个角度的要求。如第3题根据幻灯片内容完成时间轴,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筛选信息的关键能力,不难切分但在表述时关键信息的提取却能体现学生的差异度。
增加了思维的进阶,如文学作品阅读的四个题目,从梳理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心理、分析描写方法、探究小说主题等方面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解读文本。如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11题、第12题考查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古诗赏析第18题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稳”与“新”】
试题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保持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从设问方式、主题情境等方面进行创新,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用材料稳中出新,注重情境的设置,如第4题让学生给文字选配插图,首先要能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出画面特点,其次还要能读懂文字表述的两个层次和重心,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阐明图文相配的理由。
作文材料以一首小诗为材料,一则材料统摄两个任务,自由选择。两个任务有关联又有区别:关联主要体现在两个写作任务的展开都要围绕“自己的名字”这一话题;区别主要体现在文体要求上,记叙文“喊出_____名字”要求学生要叙成长经历,抒内心情愫;议论文带有明显的观点性,暗示学生要从材料出发,凝聚自己的哲思,形成鲜明的观点。一则材料,话题给定,两个任务,两种文体,可叙可议,审题难度不大,距离学生生活不远,有话可写,便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深”与“细”】
试题坚持创设真实情境,既有生活情境更有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科技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考查文本的细读和思考的深度。
因为注重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关注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实用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采用生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DNA数据存储这一材料,提取与整合主要内容、辨别文段间逻辑关系和厘清文本写作思路是考查的重点。如第11题考查对结构层次的梳理,不需要读懂科学知识概念原理和步骤,但需要读懂文本写作思路各段间逻辑关系。这都要求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要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此为“深”。
因为注重创设多文本学习环境,关注单篇与其他篇目联系,古诗赏析用一首诗去关联多首诗的诗句的比读,是否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情感是考查的关键。如第17题用《赤壁》中一句诗暗含的感慨和《黄鹤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登飞来峰》中的诗句比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此为“细”。
整体来说,试卷难度不算大,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语用材料类型丰富,考点分布均衡,贴近日常教学,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启发引导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改变浅表化、模式化的做法,改变灌输结论的方式,积极探索“真实情境、问题导向、深度学习、高阶思维”的教育教学模式,回归语文教学本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郑美玲,郑州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