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 > 详情
南山区张亚康名师工作室揭牌 全球观点
2023-04-22 15:51:24    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张育丹/文 车迪/图

为进一步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区域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根据《南山区基础教育系统“名师工程”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要求,在教科院陈松俭部长和胡艳蓓博士的指导下,4月19日下午,南山区张亚康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工作室活动在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举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揭牌仪式特邀南山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副部长高乃松、南山区精英教师王蔚老师、南山区前海小学教学处主任柯美娟三位嘉宾到现场指导。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校长陈海平、专职副书记杨凌会、副校长张昭及全体行政团队、全体语文科组老师、全体工作室成员及家长代表出席揭牌仪式。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管丽主持。

揭牌仪式伊始,陈海平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对工作室主持人张亚康老师的教育情怀、细致策划为之感动,对工作室的成立致以真挚祝福。陈海平勉励工作室成员珍惜工作室这一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张亚康老师的带领下凝心聚力做好新课程教学的探索,做好素养课堂的教学研讨,做好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先范。

工作室主持人张亚康老师在发言中感谢南山区教育局提供的宝贵平台、校领导及同行伙伴的鼎立支持。张亚康老师介绍,工作室特聘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白皛老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李祖文老师、南山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副部长高乃松为专家顾问,并由南二外的海岸小学、南实验的南头小学、南外滨海小学、前海小学及后海小学5所学校22名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构成。

张亚康老师还从工作室研究方向、未来三年规划及“六个一”任务清单三方面作了阐述。工作室将重点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实践研究”作为研究方向,以师生阅读与写作为主旋律,围绕新课标,在课堂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打造高质量的素养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发言后,陈海平、张昭为高乃松颁发专家聘书。

在热烈的掌声中,高乃松、陈海平、张昭共同为工作室揭牌。

现场揭牌的同时,因公务未能亲临现场的专家顾问张学伟老师、李祖文老师、白皛老师发来视频致辞。他们赞扬张亚康老师对待教育事业,心中有情怀;对待学生,眼里有热爱;对待语文教学,手中有方法;并殷切期望和坚信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

工作室成员代表、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岸小学滕娇老师发言。她为自己能成为张亚康名师工作室成员而感到荣幸,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她表示,将在名师工作室的平台里打磨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科研水平能力的优秀教师。

学员代表、后海小学黄文娟老师发言。黄文娟老师表示,将珍惜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学习机会,做到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发挥辐射作用,推广教研成果,积极带动本校教师共同进步。

揭牌仪式进入最后一项环节,特邀嘉宾为工作室成员及学员颁发证书,并赠书籍。

揭牌仪式后,工作室举行第一次活动。柯美娟作《书写一本点亮心灯的著作》主题讲座。柯美娟的《书写一本点亮心灯》正是此次工作室赠予的书籍之一,该著作由文本解读、精彩课堂、班级故事三大板块构成。柯美娟以亲身事例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历程,并用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活过、写过、爱过”鼓舞工作室成员捕捉学生鲜活的一举手、一投足,记录校园里生命在场的每一个瞬间。

在王蔚老师带来的《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实操手段》讲座中,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同时能达成优异成绩,以新课标核心素养为依据,她提出要打造“深度课堂”。应对题型的改变,课堂上转变提问,兼顾客观题与主观题;应对应试内容的变化,加大习作及小练笔的强度;应对课外古文阅读的增加,则转变单一的背诵积累到背写结合的仿写运用。

活动最后,高乃松致辞。他称赞张亚康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于专业成长的热情。他倡议工作室从“看见自己”“看见学生”“看见教材”“看见课标”四个方面,组织开展“看得见”的专业成长活动。当我们能基于学生的能力、状态、变化,遵循课标,看见教材的材料及语境,落实语文本体学习任务,明确目标指向、注重语用实践、关注思维提升、优化导学策略,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发生真实的学习,每一个工作室成员才能“看见”自己的成长进益。

审读:孙世建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通讯!2023上海车展:新款林肯冒险家发布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资讯